诚信指数 18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企业新闻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资质荣誉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成都净水设备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各种净水技术简介
发布日期:2010-12-14

  1、反渗透技术(膜孔径为0.0001-0.005微米)
  对透过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至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的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的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液的流动方向将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为反渗透。
  目前的净水技术中,能够有效去除无机盐、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仅有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剂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溶液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通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江水中的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2
、微滤技术(膜孔径为0.1-5微米)
  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在压差的推动下,原料液中的溶剂和小的溶质粒子从高压的料液侧透过膜到低压侧,所得到的液体一般称为滤出液或透过液,而大的粒子组分被膜截留,达到溶液的净化目的。除此以外,还有膜表面层的吸附截留和架桥截留,以及膜内部的网络中的截留。微孔滤膜因孔径固定,可保证过滤的精度和可靠性。
  微滤技术的特点:微滤膜的材质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聚合物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微滤过程操作分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方式。在死端过滤时,溶剂和小于膜孔的溶质粒子在压力的推动下透过膜,大于膜孔的溶质粒子被截留,通常堆积在膜面上。随着时间的增加,膜面上堆积的颗粒越来越多,膜的渗透性将下降,这时必须停下来清洗膜表面或更换膜。错流过滤是在压力推动下料液平行于膜面流动,把膜面上的滞留物带走,从而使膜污染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
3
、超滤技术(膜孔径为0.01-0.5微米)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 是溶液在压力作用下,溶剂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而高分子溶质或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从溶液中分离的目的。它的分离机理主要是靠物理的筛分作用。超滤分离时是在对料液施加一定压力后,高分子物质、胶体物质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内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机械筛分作用等三种方式被超滤膜阻止,而水和低分子物质通过膜。它主要应用于生活污水、含油废水、纸浆废水、染料废水等废水处理。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高分子膜,目前无机膜材料也开始制备和应用。
4
、纳滤技术(膜孔径为0.001-0.005微米)
  纳滤(NanofilitrationNF)纳滤膜在其分离应用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其截流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为2002000;另一个是纳滤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流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由聚电介质所构成,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从结构上看纳滤膜大多是复合型膜,即膜的表面分离层和它的支撑层的化学组成不同。根据个特征,推测纳滤膜的表面分离层可能拥有1纳米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
5
、活性炭吸附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液体(杂质)充分接触,从而赋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有害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活性炭都能吸附有害物质,只有当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物质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物质的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过大或过小都不行)才能达到吸附效果。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越小,孔隙扩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6
KDF铜锌合金技术
  KDF铜锌合金是利用铜和锌在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去除水中不及铜、锌离子活泼的部分金属离子,并可将部分有机物还原为更简单的有机物,可有效杀菌并去除水中余氯,但是,对水的口感改善作用甚微,对水垢的去除无效果。
7
、软水技术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水中含有多种可溶解的化合物,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类的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升高时,原来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钙、碳酸镁析出形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可以是以絮状、粉末状,或沉积在容器、管道表面,形成水垢。
将硬水软化,避免水垢的沉积有很多种方法,经常使用的方法有:

1)
离子交换法 :采用特定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由于钠盐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随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 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标准方式。主要优点是:效果稳定准确,工艺成熟。可以将硬度降至0。采用这种方式的软化水设备一般也叫做离子交换器”(由于采用的多为钠离子交换树脂,所以也多称为钠离子交换器”)

2)
膜分离法:纳滤膜(NF)及反渗透膜(RO)均可以拦截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效果明显而稳定,处理后的水适用范围广;但是对进水压力有较高要求,设备投资、运行成本都较高。一般较少用于专门的软化处理。

3)
石灰法:向水中加入石灰,主要是用于处理大流量的高硬水,只能将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围。

4)
加药法:向水中加入专用的阻垢剂,可以改变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的特性,从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积。目前工业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剂很多。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少,适应性广;但水量大时运行成本偏高,由于加入了化学物质,所以水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况下不能应用于饮用、食品加工、工业生产等方面。在民用领域中也很少应用。由于加药法只是从化学原理上阻止水垢的生成,并没有降低水的硬度,所以一般不归入软化方法中,而是称为阻垢。

5)
电磁法:采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电场或磁场来改变离子的特性,从而改变碳酸钙和碳酸镁沉积的速度及沉积时的物理特性来阻止硬水垢的形成。其特点是:设备投资小,安装方便,运行费用低;但是效果不够稳定,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且由于主要功能仅是影响一定范围内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处理后的水的使用时间、距离都有一定局限。多用于商业(****空调等)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及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同时由于该种设备的机理并未得到真正的理论证实)。另外,此种方法与加药法类似也是阻止水垢的生成,而不是降低硬度,所以一般不应归入软化方式中,而是应该称为防垢或阻垢。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成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1号祥福苑大厦东楼607   邮政编码:610000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18980912123   手机:18980912123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